宽信用是什么?与宽货币的区别及对股市影响解析

本文详细解析宽信用的定义、与宽货币的传导关系,教你用社融指标识别宽信用周期,以及宽信用政策对股市、债券市场的影响,帮你理解宏观经济与投资逻辑。
宽信用是什么?与宽货币的区别及对股市影响解析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最近有朋友聊起,申请经营贷时银行不仅审批速度快了,给的额度还比去年高了不少。其实,这种“贷款更容易”的感受,背后藏着一个宏观经济里的关键概念——宽信用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搞懂宽信用不是为了装专业,而是能帮我们看懂资金流向,判断股市、债券的投资机会。

从银行贷款说起:什么是“宽信用”?

要理解宽信用,得先回到“钱是怎么来的”这个问题。我们日常用的钱,其实大部分不是央行印的现金,而是商业银行“造”出来的——比如你向银行贷了100万,这笔钱会直接打到你的账户里,成为你的存款;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,会多一笔100万的贷款。这种“账面上的钱”,就是信用货币,它占了市场流通货币总量的80%以上。
所谓宽信用,本质上就是通过政策引导,让商业银行多发放贷款,把央行给银行的“基础货币”,真正转化为企业和个人手里的“信用货币”,注入实体经济的过程。简单说,就是让银行“敢贷、愿贷”,让企业和个人“想借、能借”。

宽货币与宽信用的传导链:从央行到实体的资金过程

说到宽信用,就绕不开它的“前置条件”——宽货币。宽货币是央行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的动作,比如降准(让银行有更多钱可以贷)、降息(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)、公开市场操作(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放钱)。打个比方,宽货币就像央行给银行“加满了油”,而宽信用则是银行把“油”送到实体企业的“发动机”里。
但宽货币不等于宽信用。比如欧美日一些国家,央行常年“放水”(宽货币),但实体贷款增长很慢——因为企业觉得做生意不赚钱,不想借钱;银行怕贷出去收不回来,不敢贷。所以,宽信用需要“三方合力”:央行给够钱(宽货币)、企业有借钱的欲望(实体融资需求回升)、银行愿意贷(风险偏好提高)。少了任何一方,宽货币都没法转化为宽信用。

用社融指标识别宽信用:普通投资者的判断工具

普通投资者没在银行上班,怎么判断是不是进入了宽信用周期?其实不用看复杂的报表,盯着社会融资规模(简称社融)这个指标就行。
notion image
社融是啥?它反映的是实体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量,包括银行贷款、企业债券、信托贷款、票据融资等。简单说,社融就是“实体拿到的钱”。当社融增速回升时,说明企业和个人在多借钱,银行在多放贷,这就是宽信用的信号;当社融增速回落时,说明实体不想借钱了,银行也不敢贷了,就是紧信用周期。
比如2020年,为了应对疫情,央行要求银行加大信贷投放,加上海外出口旺盛,企业有了借钱扩大生产的需求。当年社融增速从1月的10.7%,一路涨到7月的13.5%,这就是典型的宽信用周期。而2021年之后,随着疫情影响减弱,企业融资需求下降,社融增速慢慢回落到10%以下,进入了紧信用周期。

宽信用的政策“工具箱”:央行如何推动资金流向实体

央行要推动宽信用,手里有不少“工具”。最直接的是窗口指导——比如明确要求银行向制造业、小微企业、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投放贷款,甚至给银行定“放贷指标”。比如2020年,央行就要求“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40%”,逼着银行把钱投向小微企业。
还有间接手段,比如降准:2023年央行两次降准,释放了超过1万亿的长期资金,让银行有更多钱可以贷;降息:2023年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下降了0.25个百分点,降低了企业的贷款成本,鼓励企业借钱;放松贷款审核:比如降低房贷首付比例、放宽公积金贷款条件,让个人更容易申请贷款。这些政策的目的,都是让资金从银行体系“流出去”,跑到实体企业和个人手里。

宽信用周期的市场信号:股市与债券的不同表现

宽信用周期对股市和债券市场的影响,简直是“天差地别”。
宽货币周期时,央行放了很多钱,市场利率(比如DR007、10年期国债收益率)会下降。而债券的价格和利率成反比,所以债券市场往往会涨——比如2022年宽货币周期,中证全债指数涨了3.6%。
宽信用周期时,情况正好相反。因为实体需求回升,企业的盈利会改善(比如2020年出口企业赚了很多钱),股市往往会迎来阶段性上行。比如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,沪深300指数从4000点涨到5900点,涨幅接近50%,就是因为宽信用带来了企业盈利的改善。而当进入紧信用周期时,企业盈利增长放缓,股市整体表现可能偏弱——比如2021年之后,沪深300指数从5900点跌到2022年10月的3500点,就是因为社融增速回落,紧信用压着企业盈利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理解宽信用的逻辑,其实就是掌握了“资金流向的密码”。当社融增速回升时,说明宽信用周期来了,此时应该多关注股市(尤其是顺周期行业,比如制造业、房地产);当社融增速回落时,说明紧信用周期来了,此时应该多关注债券市场(尤其是利率债)。
说到底,宽信用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它藏在银行的贷款额度里,藏在企业的订单里,也藏在股市的K线里。看懂了它,就能更好地把握宏观经济与投资的逻辑。
上一篇
【20250610】股市复盘:中美谈判博弈与情绪修复路径
下一篇
2025新消费浪潮趋势分析:质价比、出海与情绪价值的投资逻辑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