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近期,一张95后基金经理的办公桌照片在投资圈引发关注——银华基金谢添元的桌面摆满盲盒与手办,这位资深玩家管理的鹏华优选回报混合(006526.OF)截至2025年6月16日,今年以来收益达28.57%,上任以来累计收益43.42%。业绩亮眼叠加重仓泡泡玛特,谢添元迅速成为市场焦点。不过,比起他的个人爱好,投资者更关心的是:这位年轻基金经理的选股逻辑是什么?当下新消费热度背后,是否存在泡沫?
95后基金经理谢添元:聚焦消费的“深度研究派”

谢添元的投资风格可以用“专注”来概括。他2019年加入鹏华基金,从研究员逐步晋升为消费组组长,始终聚焦消费行业。用他的话来说,研究就像“点亮技能树”,与其分散精力覆盖所有分支,不如把单一领域的认知做到极致。这种“深度优先”的策略,让他的持仓始终围绕消费展开,即使面对市场热点也不会轻易破圈。

在他看来,消费行业的边界远不止传统的酒、奶、醋,还包括“悦己型”新消费、医药、整车等泛消费领域,足够支撑长期投资。从鹏华优选回报2025年一季度持仓来看,泡泡玛特(09992.HK)占净值比达10.48%,位列第一;毛戈平(01318.HK)、吉利汽车(00175.HK)等泛消费标的也在前十持仓中,体现了他对消费赛道的全面覆盖。
新消费泡沫争议:盈利驱动与估值炒作的边界

针对市场对新消费“泡沫化”的质疑,谢添元提出了一套“盈利驱动型”与“估值炒作型”的区分框架。他认为,部分新消费公司没有盈利能力,股价上涨完全依赖估值扩张,甚至提前透支了未来两三年的增长潜力,这类标的存在明显泡沫风险;而另一类公司的股价上涨由盈利预测持续上修驱动,比如泡泡玛特这类业绩持续增长的标的,不仅没有泡沫,反而具备长期投资价值——但前提是投资者要持续跟踪盈利数据,避免因信息差错过机会。
消费老将王园园:白酒与消费板块的确定性机会

富国基金消费老将王园园的观点则更侧重“确定性”。她认为,当前消费板块的股息率、股价及估值历史分位均处于较低水平,具备一定投资价值。以白酒行业为例,0-5%的增长加上3-4%的分红,年化收益可预期;估值抬升则取决于基本面强度与外资流入。与AI行业相比,消费行业通过估值修复与业绩分红实现收益的确定性更高,而AI行业虽然弹性更大,但估值风险也更高。



不过,王园园也提醒,经济数据尚未转好,消费板块仍有风险。她建议采用“分布建仓”策略,不要因外资可能流入就盲目加重港股仓位——毕竟基本面还在寻底,比如白酒企业去年三季度给经销商“卸包袱”,今年年初回款压力仍在,终端动销情况不明,对白酒收入多持“0-5%增长”的中性假设,利润情况可能更差。
谨慎派观点:新消费泡沫化下的仓位调整

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品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则持更谨慎态度。她早期曾低仓位介入泡泡玛特,幸运抓住了主升浪,但目前认为新消费板块泡沫化严重,正在逐步调整仓位,向低估值标的切换。从她的仓位变化来看,2023年6月至今,泡泡玛特的占比从1.07%逐步提升至4.90%,但2025年一季度又有所下降,体现了她对新消费板块的警惕。
数据背后的消费趋势:Z世代与低能级城市的崛起

从市场数据来看,近一年新消费板块交易热度极高。以茅台(600519.SH)与泡泡玛特为例,茅台当前PE约20倍,盈利收益率5%;泡泡玛特PE达100倍,盈利收益率接近国债收益率,两者估值差异显著。此外,Z世代(1995-2009年出生)已成为新消费核心驱动力——他们更注重“悦己”“个性化”,推动了盲盒、美妆等新消费品类的增长。

分城市能级看,低能级城市消费潜力正在释放。去年以来,三、四、五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快于一、二线,受房地产拖累程度减弱,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。
结语
无论是谢添元的“深度研究”、王园园的“确定性优先”,还是谨慎派的“仓位调整”,都体现了消费基金经理对行业的不同理解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关键是要区分“盈利驱动型”与“估值炒作型”标的,关注Z世代与低能级城市的消费趋势,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做出选择。毕竟,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,只有深度认知才能穿越周期。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