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在讨论牛市的底层驱动规律前,我们需要先搭建一个周期分析的基础框架——经济周期是市场主体自发行为形成的循环,而金融周期则是央行通过政策调控试图熨平经济波动的结果。无论是美林时钟(从经济增长与物价视角描述经济运转)、普林格周期(通过大类资产表现与利率变化细化经济阶段),还是基钦周期(从企业库存看微观经营变化),本质都是围绕周期时间线,解读不同层面的规律性行为。理解了这个框架,就能更清晰地看懂牛市从萌芽到落幕的“三级驱动链条”。
市场中常将一轮完整牛市比作火箭升空,需要三大递进式驱动阶段:政策驱动的“启动期”、业绩驱动的“加速期”、情绪驱动的“收尾期”。这三个阶段既是牛市的典型演变规律,也对应着周期理论中的不同阶段。
政策驱动:衰退末期的“点火开关”
政策驱动通常开启于经济衰退的末期。当央行观察到经济增速下滑、企业盈利收缩、市场信心低迷时,会通过降准、降息、扩大信贷投放等逆周期政策释放流动性,降低市场资金成本,试图将经济从衰退推向复苏。此时的资本市场刚从持续低迷中走出,对利率敏感的行业(如房地产、基建、高杠杆制造业)会率先反应——债券市场因利率下行进入牛市,股票市场中的利率敏感板块也会出现明显反弹。但此时市场情绪仍普遍悲观,多数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和股市上涨持怀疑态度,甚至认为“经济太差,股市不可能涨”。
从周期理论看,这一阶段对应美林时钟的“衰退期向复苏期过渡”,普林格周期的“阶段1-2”(经济触底、利率下行、债券走强),以及金融周期的“宽货币紧信用”向“宽货币宽信用”转变(央行释放流动性,但企业因信心不足尚未扩大信贷)。比如2018年底,市场普遍对经济复苏持悲观态度,但央行通过降准、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等政策释放流动性,市场利率大幅下行,债券市场率先走牛。随后2019年初,股票市场开启牛市,政策驱动的“点火”作用显现。
业绩驱动:复苏期的“动力接力”
当经济数据明显改善(如GDP增速回升、企业PMI持续扩张),央行会逐步减弱政策刺激力度——不再继续“踩油门”,但也不会“踩刹车”。此时市场会进入短暂的“换挡期”:此前的政策驱动因素暂时消退,而企业业绩改善的信号尚未全面释放,市场可能出现中期调整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企业通过低息贷款扩大生产、优化产能,盈利逐步改善——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(如净利润增速、ROE)持续好转,业绩驱动开始接力政策驱动。
这一阶段,投资者的情绪从“怀疑复苏”转向“相信复苏”:当看到企业业绩真的改善,原本犹豫的投资者开始入场,市场信心不断增强。业绩增长不仅化解了前期政策驱动带来的估值压力(如PE倍数过高),还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。从周期理论看,业绩驱动对应美林时钟的“复苏期向过热期过渡”,普林格周期的“阶段3-4”(经济复苏、利率企稳、股票走强),以及金融周期的“宽货币宽信用”向“紧货币宽信用”转变(企业信贷扩张,央行开始收紧货币以防止过热)。
比如2020年疫情后,央行通过宽松政策支持经济复苏,企业拿到低息贷款后逐步恢复生产。2021年,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大幅回升,业绩驱动成为牛市的主要动力,市场从“政策依赖”转向“业绩支撑”。
情绪驱动:过热期的“狂欢落幕”
当市场对经济复苏和企业业绩增长形成“一致性预期”,情绪驱动开始主导行情。此时,价值投资者因估值过高(如某些板块PE倍数远超历史均值)逐步退场,投机者成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——他们不再关注企业的真实业绩,而是追逐“热点概念”“题材炒作”,甚至相信“业绩会持续大幅增长”的不切实际预期。市场情绪从“乐观”转向“兴奋”甚至“疯狂”:散户大批量入场,成交量急剧放大,股价脱离基本面大幅上涨。
但这种情绪狂欢往往难以持续。当央行因经济过热开始收紧货币(如加息、缩表),或者企业业绩不及预期(如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利润),情绪驱动的泡沫会迅速破裂。从周期理论看,情绪驱动对应美林时钟的“过热期向滞胀期过渡”,普林格周期的“阶段5-6”(经济过热、利率上行、商品走强),以及金融周期的“紧货币宽信用”向“紧货币紧信用”转变(央行收紧货币,企业信贷收缩)。
比如2007年牛市末期,市场情绪极度疯狂,散户蜂拥入场,上证指数突破6000点。但随后央行加息、收紧信贷,企业业绩增速下滑,情绪驱动的泡沫破裂,股市大幅下跌。
牛市的“上半场”与“下半场”:确定性与投机性的分界
从历史经验看,业绩驱动与情绪驱动往往衔接紧密——没有业绩改善的支撑,情绪狂欢也难以持续。因此,一轮牛市通常可以分为“上半场”和“下半场”:
- 上半场:政策驱动与业绩驱动的组合。市场在“悲观中萌芽”(政策驱动)、“怀疑中成长”(业绩驱动),此时股价上涨有政策或业绩的支撑,属于确定性较高的投资阶段。价值投资者往往只参与这一阶段,因为其逻辑清晰、风险可控。
- 下半场:情绪驱动的主场。市场在“乐观中成熟”(情绪升温)、“兴奋中死亡”(情绪崩溃),此时股价上涨依赖于投机情绪,估值高企,风险极大。散户多在这一阶段大批量入场,因为他们看到“别人都在赚钱”,但往往成为最后接盘的人。
投资大师邓普顿曾说:“一轮牛市行情通常在悲观中诞生,在怀疑中成长,在乐观中成熟,在兴奋中死亡。”这句话精准概括了牛市的演变规律,也提醒投资者:不要被情绪左右——当市场情绪越激动,决策失误的概率越高。真正的价值投资,是在政策驱动的“点火期”布局,在业绩驱动的“加速期”持有,在情绪驱动的“狂欢期”离场。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