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光伏行业供需格局回顾:供过于求的长期背景
今年3月初,受6月1日前政策抢装预期推动,光伏行业短期需求升温,产业链价格出现反弹,带动板块股价小幅上涨。但这种阶段性需求脉冲的可持续性存疑,甚至可能提前消耗未来需求。从中长期视角看,光伏行业供需错配的矛盾依然突出——全球总需求约616GW,而总供给接近1200GW,供过于求的格局未变。随着财报季落幕,我们通过资产负债表、现金流量表等核心数据,拆解行业供给侧出清的具体节奏。
财报透视经营压力:资产负债表的资金链预警



资产负债表数据暴露了行业普遍的资金链压力。多数企业速动比率(流动资产减存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)低于1,意味着短期可变现资产难以覆盖流动负债;部分企业的现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和,甚至不足以偿还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,短期偿债风险凸显。长期资金层面,多数企业的短期可用资金规模小于长期借款,长期偿债能力同样面临考验。2025年一季度,光伏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升至72.4%,同比提高9.2个百分点。高负债率下,企业今年获取银行新增贷款的难度加大,而持续亏损又会进一步推高资产负债率,形成恶性循环。
现金流量表折射产能收缩:供给侧出清的具体信号



现金流量表进一步反映了行业的收缩态势。2025年一季度,光伏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-43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-204亿元明显改善,主要得益于企业采取以销定产、缩减产量等措施,降低了库存压力。投资活动现金流方面,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支出为-156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-273亿元大幅减少,说明行业产能扩张已明显放缓——事实上,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,行业几乎没有新增产能规划,后续产能投放均为之前的已规划项目。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98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453亿元有所下降,且企业分化加剧:通威等头部一体化企业仍能获得筹资流入,而二三线企业则面临筹资流出压力。考虑到行业整体70%的资产负债率,中小企业的筹资风险进一步加大。
供给侧出清的辅助印证:人员、费用与国资入主趋势


行业盈利下行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成本压缩与资源整合。2024年,光伏产业从业人数减少12.9万人,研发、管理、销售费用均出现明显下降,企业通过精简人员和压缩开支应对压力。此外,去年下半年以来,多家组件企业将股权出售给国资委背景企业(如衢州工业控股集团入主道新能源、厦门建发集团接管中利集团等),国资的进入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,也加速了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,成为供给侧出清的重要印证。
短期市场趋势预判:政策退坡后的排产与价格压力

综合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分析,光伏企业短期经营压力仍未缓解,甚至较去年有所加大。高负债率叠加持续亏损,未来资产负债率仍有上升空间。供给端已进入出清进程,而短期来看,随着6月1日政策抢装结束,需求将受到挤出效应影响,6-7月组件排产可能迎来阶段性低点。排产下滑与需求下降将推动产业链价格进一步回落,下半年供给侧出清节奏有望加速。
投资逻辑探讨:低估值下的等待与长期展望
对于光伏板块的投资逻辑,我们维持此前观点:长期下跌的板块转入上涨趋势,需要经历底部磨底过程,产业也需通过长期震荡才能进入盈利上行周期。当前部分光伏龙头估值已跌至10倍PE以内,赔率较高;机构持仓占比仅1.86%,处于历史最低位,与2020年行情启动前水平相当,悲观预期已充分反映。但需求端的改善仍未显现,我们认为,光伏需求的提升可能需要等待政府对地面光伏电站的投资支持,但目前政策层面尚未有明确信号,因此可能需要长期等待。投资上,建议保持耐心,不必急于入场。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