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2025年5月,中国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,行业间景气度呈现显著分化。上游资源品、中游制造及下游消费领域局部亮点突出,但整体经济动能尚未形成系统性改善。本文从产业链视角切入,剖析各行业核心驱动逻辑与潜在风险,为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提供参考。
一、上游资源品:贵金属逆周期走强,黑色系承压
贵金属:避险属性与货币属性共振

5月贵金属价格呈现结构性上行趋势,伦敦金现价突破2300美元/盎司,白银价格创三年新高。这一表现源于多重逻辑支撑:
- 美元信用弱化预期: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,市场对美元资产配置意愿下降。特朗普政府财政刺激政策效果不及预期,经济"软着陆"路径存疑,推动资金流向贵金属避险。
- 实际利率下行预期:美联储降息周期临近,10年期TIPS收益率降至1.2%以下,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持续压缩。
- 地缘政治溢价:中东局势紧张与台海博弈升温,强化贵金属的避险属性。
黑色系:产能过剩压制价格中枢

螺纹钢、焦煤等品种价格延续下行趋势,5月PPI同比降幅扩大至3.3%。核心矛盾在于:
- 需求端疲软:基建投资增速放缓至4.8%,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22.8%,建筑钢材需求持续低迷。
- 供给端刚性:全国粗钢日均产量维持290万吨高位,产能利用率达82%,库存周期处于主动去库阶段。
二、中游制造:汽车产业链边际改善,光伏面临产能出清
汽车产业:产销数据回暖


1-4月汽车累计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.9%和10.8%,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2%。驱动因素包括:
- 政策刺激效应: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带动置换需求释放,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续至2027年。
- 出口市场扩张:1-4月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8%,东南亚、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旺盛。
光伏产业:价格战持续

多晶硅价格跌破6万元/吨,组件价格下探至1.3元/W。产业链面临双重压力:
- 产能过剩:硅料产能利用率不足60%,N型电池片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25天。
- 技术迭代冲击:HJT电池量产效率突破26%,落后产能面临加速淘汰。
三、下游消费:家电受益政策红利,新消费估值承压




传统家电:政策托底效应显现
5月空调、冰箱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%和12%,主要受益于:
- 以旧换新补贴:单台家电最高补贴1000元,带动高能效产品渗透率提升至65%。
- 地产竣工回暖:1-5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1.7%,精装房交付量回升支撑厨电需求。


新消费领域:情绪价值驱动估值溢价
盲盒、剧本杀等业态保持20%以上增速,但市场分歧加剧:
- 估值泡沫风险:头部企业PE(TTM)达55倍,显著高于消费板块均值。
- 政策监管收紧:未成年人消费限制与虚拟资产交易规范或影响行业扩张节奏。
四、科技TMT:产业趋势明确,等待市场共识重构
半导体产业链:国产替代加速

1-4月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长14%,存储芯片价格环比上涨8%。核心逻辑包括:
- AI算力需求爆发:大模型训练推动HBM需求激增,三星、SK海力士产能向HBM倾斜。
- 设备自主化突破:中微公司5nm刻蚀机获中芯国际验证通过,国产化率提升至28%。
传媒互联网:估值修复可期
游戏版号发放常态化,5月新获批产品达86款。板块调整主因:
- 交易拥挤度下降:传媒板块成交额占比回落至8.3%,处于近三年10%分位。
- 业绩兑现滞后:Q1游戏板块净利润同比下滑12%,需等待新品流水验证。

五、金融地产:政策托底与基本面承压并存
银行业:息差收窄压力缓解
5月LPR报价持平,存款利率下调15BP,净息差环比改善3BP至1.78%。但信贷需求仍显疲弱,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237亿元。
房地产:销售投资双弱


1-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.7%,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增至38个。政策端"保交楼"专项借款落地,但民营房企融资环境尚未根本改善。
结语:聚焦高景气赛道,警惕估值泡沫
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与市场底的磨合期,建议关注三条主线:
- 贵金属:地缘风险+降息周期下的避险配置
- 智能驾驶:L3级车型量产带动产业链升级
- AI应用端: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带来的估值重塑
需警惕光伏、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产能过剩风险,以及新消费板块的估值回调压力。经济弱复苏背景下,结构性机会仍将优于贝塔行情。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