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6月8号下午5点,英语听力的最后一个词刚落,教室⾥的笔杆⼦“啪”地集体砸在桌面——有人把准考证往窗外扔,有人抱着同学尖叫,还有人已经翻出手机订迪士尼门票:“明天就去!”可我得拽住你:兄弟,别高兴得太早。高考这事儿,说它重要吧,确实是你人生第一回“凭本事闯关卡”;但说它能“一考定终身”?那纯粹是高中老师用来逼你学习的“谎言”。它顶多是“人生这款大型RPG”的新手村通关奖励,真正的BOSS,还在大学门口等着呢。
我知道有人会杠:“高考有啥公平的?权贵子弟都能走后门!”可你得承认,对于咱们这种没背景的普通孩子来说,高考已经是最“不看脸”的机会了。你不用拼爹妈的关系,不用比谁会来事,甚至不用管自己是不是“社恐”——只要把那些有标准答案的题啃下来,分数够了,就能进好大学。就像你玩《原神》,新手村的任务都是“收集10个蒲公英”“打3个丘丘人”,只要你肯肝,就能升级。可等你出了蒙德城,进了璃月,就会发现规则全变了:你得会搭配圣遗物,得懂元素反应,甚至得看“脸”——比如抽不到五星角色,你再厉害也打不过副本。

高考之后的人生,就是这样。我有个学弟,当年高考考了650分,兴冲冲地选了某985的“工商管理”专业,觉得以后能当CEO,结果毕业的时候,投了100份简历,只收到3个面试邀请,最后只能去卖保险。他跟我说:“早知道这样,我还不如选个计算机专业,至少能写代码赚点钱。”你看,这就是没搞懂“游戏规则”的后果——高考之前,你只要闷头学习就行;高考之后,你得学会“抬头看路”。
啥叫“抬头看路”?就是选专业的时候,别跟着别人瞎起哄,得想清楚“以后要吃哪碗饭”。我见过太多孩子,报专业的时候只看“哪个名字高大上”,比如“新闻传播”“市场营销”,结果毕业的时候发现,这专业根本找不到工作,只能去卖房子或者做电话销售。其实报专业的逻辑特简单:你得先想清楚“以后想做什么工作”。比如你想当程序员,就去招聘网站上查“程序员”的要求,人家要“计算机专业”“会写Java”“有实习经验”,那你就报计算机专业,进了大学就开始学Java,找相关实习。这样等你毕业的时候,别人还在投简历碰运气,你已经有拿得出手的项目了,这不就赢在起跑线上了吗?
还有啊,选专业得选“有门槛”的。啥叫“有门槛”?就是不是谁都能随便干的。比如计算机、机械、电气这些理工科专业,你得会写代码、会画图纸,没点真本事根本干不了。要是选了那种“没门槛”的专业,比如“广告”“文秘”,等你毕业的时候,会发现全中国的毕业生都在跟你抢工作,那场面比高考考场还挤。要是你家有背景,能帮你找工作,那你随便选啥专业都行;但要是你家没背景,那就老老实实地学理工——至少能靠手艺吃饭,就算进不了大厂,去个小公司写代码,也能混口饭吃。
最后啊,得给你打个预防针:现在的学历贬值得比手机电池还快。20年前,本科毕业生是“香饽饽”,走到哪儿都有人要;现在,研究生毕业生都一抓一大把,找工作照样得排队。所以高考之后,你还得准备考研。要是你高考选的专业不好,那你得早点准备,换个好专业。还有啊,学历这东西,只能管你毕业头3年。3年之后,没人会问你是“985”还是“211”,人家只问你“做过什么项目”“有什么经验”。所以啊,进了大学别光顾着玩,得赶紧找实习,积累经验——不然等你毕业的时候,手里只有一张毕业证,跟别人比,你啥优势都没有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们:高考不是人生的“终点”,而是“起点”。那些高中老师说的“高考之后就能随便玩”,都是骗你们的。等你上了大学,你会发现,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——你得学专业课,得找实习,得考各种证书,得处理人际关系。所以啊,高考结束后,别光顾着疯玩,赶紧抬头看看路,想想以后要干啥。不然等你毕业的时候,哭都来不及。
好了,不说了,我得去给我家侄子补报志愿了。最后祝所有考生:不管考得好不好,都能选对专业,走对路!
Loading...